9月27日,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新质生产力与科技传播”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论坛是2025年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联动组织的专题学术活动之一,由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部、艺术与传媒学院、科协,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协办。会议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科技传播——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传播”展开了广泛研讨。
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部教授刘先国主持开幕式。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艾敏致辞。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科技传播创新建言献策;青年学者们激荡思想、碰撞火花,探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技传播的新路径、新方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党委书记邓云涛在发言中表示,地大图书档案与文博部作为学会重要支撑单位之一,希望与各位专家学者携手同心、锐意进取,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荆楚大地生根发芽,让科学普及的阳光照亮千家万户,为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自新华网、长江网、人民网的3位新闻媒体从业人士,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作了4场特邀报告。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副总经理兼科普事业部总监李新,讲述了“探索网络媒体在科学普及中的角色创新之路”;长江网总编辑、高级记者杨文平通过大咖解读、大众表达方面的丰富案例,介绍了长江网在科技传播中的生动实践;人民网湖北频道栏目主任刘薛蒂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科普传播的模式;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太平教授报告了他在馆校合作体制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
主题报告环节,武汉大学数字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黄山副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包亚兄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刘芳副教授、中国建筑科技馆执行馆长张祖礼以及脚爬客(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李鑫总经理,围绕科艺融合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青少年与陪伴型机器人如何进行人机互动、AI时代的批判性思维培育、国际合作展览策划与运营、地学科普目的地品牌运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会议代表进行了交流分享。
湖北省科协学会部,论坛主办、承办、协办单位有关领导,学会团体成员单位及相关高校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通讯员 徐燕 刘安璐 摄影 罗远蜓)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